赓续百年文脉 谱写尚美未来
——上海同济黄渡小学党史校史宣讲活动
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激发爱党爱国情怀,让黄小师生更好的了解学校的历史,知道学校的发展历程,感受浓厚的文化底蕴,传承黄小的精神之根。2023年9月27日下午,盛慕莱烈士的外孙张黎光先生来到学校,为全体黄小师生讲述了黄渡小学老校长盛慕莱的革命故事。
通过张黎光老师的讲述,盛慕莱老校长的形象在师生们脑海中逐渐清晰。
1908年农历四月,盛慕莱出生于黄渡。从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后,盛慕莱回到黄渡小学做老师,后担任校长。1934年5月,26岁的盛慕莱被推举成为黄渡镇镇长,新建黄渡小学校舍,主持修建公路,创办电气公司,在青年时期就颇有建树,成为当地新兴力量的代表人物之一。
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国难当头,盛慕莱接受了新四军江抗部队的重托,变卖自己的家产,筹集资金采购军用和民用物资,从上海运送到苏常太抗日根据地。盛慕莱还通过关系,买通了德国籍货船,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运送新兵1500余人,为上海的爱国青年提供了一条安全又畅通的运输线,扩大了新四军江抗部队的新生力量。
抗战胜利后,盛慕莱继续进行交通运输工作。尽管工作愈发繁忙,但盛慕莱仍然关注着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抗日战争时期,黄渡地区先后遭遇日军飞机的四次轰炸,当时的学校校舍全部被炸毁。1944年春,盛慕莱筹款在原校址上新建了嘉定县黄渡乡中心国民学校校舍,设有六个班级,九位老师,全校共三百多名学生。1946年抗战胜利以后,盛慕莱继续担任黄渡乡中心国民学校的校长,关心爱护学生,直至牺牲。
张黎光老师借助一张张老照片,用质朴真挚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了盛慕莱烈士身为爱国青年、身为地下工作者的革命故事,还原了盛慕莱烈士在艰苦的革命岁月中为了理想和信念而贡献一切的光辉形象,给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校史课。
回眸昨日,革命先烈精神永不忘怀;展望明天,黄小学子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党旗给我们指引,先辈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学习先辈精神,牢记学校的光荣历史,铭记党的关怀,赓续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